2025年十月6日,阿根廷一個平常的日子。但是在中國文化的農曆當中,卻是一年秋季收成的日子,家家戶戶團圓賞月的日子。關於中秋節的由來,同學們一定由小聽到大,從嫦娥奔月,吳剛伐桂的神話故事,到月餅偷藏紙條一舉起義,驅趕蒙古人的愛國故事,每個故事都新鮮有趣。但是除了這些故事之外,中秋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意義,就是全家團圓。全家在一起,或分吃月餅,或喝茶話家常,或現在流行的戶外烤肉等活動,在在都藉著這個節日,將一家人緊緊聯繫在一起。
中秋節不只是一個節日,而是一段關於團圓、文化與時代變遷的故事。在在顯示了我們華人的生活智慧。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星期六上課,我們讀到了白居易的慈嗚夜啼,這是一首五言詩,作者以慈烏的哀啼進而聯想到為人子女對父母的孝道。由慈烏「子欲養而親不待」的哀傷,來告訴大家珍惜和父母一起的時光,孝順要及時。
白居易是唐代人,唐代人所使用的官方語言並不是我們現在的國語,據研究,如今最接近唐代官方語言的言語是閩南話。所以,嚴格來說,如果我們要讀出慈烏夜啼這首詩的韻味,以閩南語來讀,是最好的方式。老師在 YouTube 頻道上找了閩南語閱讀慈烏夜啼的影片,供同學們參考。另外,讀古詩,我們也可以有現代的韻味,所以,也找了一個以現代音樂方式來呈現這首詩的影片,片中是學生們的作品,也很值得品味。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今天看到一個小短片,覺得非常有啟發性。你活著到底是為了甚麼?
三個步驟,找到你的道德底線,這樣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甚麼樣的生活 2. 好好思考,在思考中,你可以看到自己,修正自己並知道自己該如何生活。3.閱讀,閱讀繪豐富你的見識和人生經驗,於是你便能擁有智慧來面對人生的挑戰。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雖然寫此文章已經離上學期的結束過了一個月,但是在開啟2025年下學期的檔案夾之際,總覺得2025年上學期應該要有個總結,畢竟這是同學們12年級畢業年級的最後一個期中結束,老師忍不住還是想分享幾句話,隨然遲到了些,但是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啟發。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必須和必須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詞語,但是因為發音相像,語意類似,因此同學們常會混淆,今日看到一段很短的教學影片,卻將這兩句詞語的用法以簡易的方式,講得很清楚。放於此和大家分享。
必須的"須"字,有命令的意思。必需的"需"字,則有少了而要有的意思。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一直認為這個痞客邦的園地,是大家的園地,不單只是老師單方面的自說自話,或者做自己的剪貼簿,因此經常會邀請學生將作文放上,與大家分享。多半時候,同學們礙於害羞,並不願意,但是若有意願的學生,老師真的非常樂意,這個園地可以大家互動,大家互相欣賞每個人的作文、思想和看法。這次,很高興班上同學願意讓老師放上她的文章,與大家共享。

溫暖的心 夏奕凡同學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這次的課文中,我們讀到『道心惟微,人心惟危』,『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?』等幾句話,若我們在修身的方面,做了一點功夫,便能知道人性中,有許多幽暗面,我們必須慢慢的學習去勝過它。而此次的作文題目“溫暖的心”,正好契合關於修身的功夫,同學們的作文都寫得很用心,其中一篇,同學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二次經驗,一次是感受到他人給予的溫暖,另一次則是將溫暖給予他人。讀後,讓老師覺得非常窩心,溫暖,誠如這位同學在文章中所言,若世界大家都擁有一顆溫暖的心,那麼紛爭、傷害和悲苦,一定會減少許多。
以下,老師便將同學的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,希望我們更多的以愛相互幫助、扶持。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,我們一向知道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節日,但是大家知道端午節其實早在屈原之前,我們的祖先就在過這個節日了嗎?端午節的「端」字最初是「耑」字嗎?而且從這個字,又可以衍生出好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字嗎?讓我們一起跟著語文老師林傳澤來學習關於端午節的新知識,聽他詳細告訴我們「端」字的由來。
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