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🐣《孫子兵法》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之一。在中國被奉為兵家經典,後世的兵書大多受到它的影響,這部書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。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,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。
🐣《孫子兵法》不僅在世界軍事領域中發揮著重要的影響,對政治、經濟、商業、人事管理和市場策略等領域也具有其指導意義
🐣《作者》孫武,中國古代軍事家,著有孫子兵法。
🐣《題解》本課選自孫子兵法,旨在說明戰爭的重要性,和幾個用兵的原則。


《課文》
🐣(一)《始計篇》
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
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
🔺《注解》
 1、兵:用兵作戰。


🐥《翻譯》
 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,
 關係到軍民的生死,國家的存
 亡,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觀察、
 分析、研究。

🐣《賞析》孫子兵法《始計篇》中,孫武在文章一開頭就直接指出:「戰爭很重要,它關係著國家的存亡。所以,戰爭的指揮者一定要謹慎備戰、認真謀畫和周密部署。」緊接著他又說:「經之以五事,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。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將,五曰法。」他再次強調,做戰前必須從五個方面來做計算及分析,比較雙方的謀畫,以探索戰爭的情勢。一是政策,二是天時,三是地利,四是將才,五是法制。所以,孫武將此章節謂之為「始計篇」,這「計」字,所強調的不但是各種戰略的計謀,更包含了對各項情勢的精算。(對敵我雙方各項實力的分析計算,有勝算的保握才出兵)所以孫武說:「主孰有道?將孰有能?天地孰得?法令孰行?兵眾孰強?士卒熟練?賞罰孰明?吾以此知勝負矣。」唯有分析敵我雙方的強弱優勢,才有可能預測和判斷戰爭的勝負。
所以,在戰爭中,有利的計謀是取勝的關鍵,然而。計謀無法單獨發生作用,因為計謀是隱蔽的,需要有相應的環境、條件才能充分發揮效力,因此就必須根據對現況最有利的條件採取靈活機動的對策,以期創造對自己最有利的形勢,以確保能戰勝敵軍。
❤️接著,我們利用一則卡通動畫,讓同學們更詳細的了解孫武始計篇的整段完整內容:


資料取材於PChome個人新聞台(叢書整理   我讀孫子兵法)
~~~~~~~~~~~~~~

🐣(二)《謀攻篇》
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🔺《注解》
1、善之善者:好的裏面最好的
2、屈人之兵:使敵人的軍隊屈服。


🐥《翻譯》
百戰百勝,算不上是最高明的;不通過交戰就能使敵人的軍隊屈服,那才是最高明的(戰術)。
🐣《賞析》孫武認為,用兵的上策是用謀略來戰勝敵人,其次是在外交上封鎖、孤立敵人,再次是直接出兵擊敗敵人,下策才是攻打敵人的城池。善於用兵的將領,使敵軍屈服不是靠交戰,奪取敵人的城池不是靠強攻,滅亡敵人的國家不是靠久戰,一定要用全勝的謀略爭勝於天下。這樣,軍隊不會勞累疲憊,又能取得完滿的勝利,這就是以謀略攻取。
謀略有「智勝」和「力勝」兩種方式,智勝對方,本身付出代價不大,有助保存實力﹔力勝對方,本身付出代價大,各種損失不可避免﹔所以用謀略來制敵,能夠戰勝敵人又不損自己一兵一卒,是孫子在兵法上的主張。
善於用兵的人應發揮計謀的作用加上兵力的部署及戰術的運用,以智取勝而非以武力硬戰。
              
資料來源

1、每日頭條 孫子兵法
2、叢書整理 我讀孫子兵法


~~~~~下週續 ~~~~~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沛琳 老師 的頭像
    陳沛琳 老師

    十二年級

    陳沛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