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課程內容:第一課、第二課、第三課、第五課、第八課,共計五課。
✍🏻段考練習:
壹:《解釋》
   1.諠嘩:
   2.昂然:
   3.屈撓:
   4.頻繁:
   5.免冠行禮:
   6.蕃市:
貳:《成語解釋及造句練習》
    1.聚精會神:
    2.入境隨俗:
    3.大而化之:
    4.真知灼見:
    5.走火入魔:
    6.倒行相背:
    7.四方輻輳:
叁:《翻譯》
1.有一賣菜人,拾鈔一束。時天尚未明,遂藏身僻處,待曙,檢視之,計一千元。置之擔中,不復買菜而歸。其母乃叩之,怒曰:「爾果拾得,當原處候之,伺有失主來尋,還之可也。」
2.有一尋物者至,賣菜者本村夫,竟不詰其鈔數,付還與之。傍觀者皆令分賞,失主靳之。
3.縣官覆問拾得者,其詞頗實。因暗喚其母復審之,亦同。於是,拾金給付母子令去。喻失者至別處自尋之,叱出。聞者莫不稱善。
肆:《問題思考》
(一)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   1.請解釋字面意思。
   2.孫子在始計篇中提到的「道、天、地、將、法」五事,以現在的白話文來說,所指是什麼?
   3.延續問題2,如果今天你是一家公司的老闆或產品研發主管,你可以從這裡得到什麼啓發?

(二)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者也。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   1.請說明其字面意思。

   2.你也贊同這樣的說法嗎?如果是,你覺得可以運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哪些地方?

(三)知己知彼 ,百戰不殆。不知彼而知己,一勝一負。不知彼,不知己,每戰必殆。
   1.請翻譯為白話文。
   2.如果你是一個企業領導者或是一個產品行銷者,你如何運用這個觀點讓你的營業提昇?

(四)用兵之法,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也。無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!
   1.請試著以白話文敍述。
   2.你覺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這段話可以在哪一方面給你帶來啓示?為什麼?請舉例。
   3.請以一個成語來為這一段話做形容。

(五)在「和而不同」一文中,作者以「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」和「己之所欲施於人」來說明中國人和西方人處世態度的不同。
   1.如果以作者所論述,你覺得文中這兩種處世態度之間有什麼差異性?你比較喜歡哪一種?為什麼?
   2.如果拋開作者在文中的觀點,在現實生活中,你覺得這兩種處世態度和孔子說的「和而不同」及孟子所指的「與人為善」有什麼關聯性?請以你的觀點說說看,並舉一例做說明。

(六)巧判拾金是中國古代小說家楊瑀所編著的一篇小說。

   1.請簡單描述故事的過程
   2.這篇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?他們各具備什麼樣的性格?請依作者在文中的文字敘述和你個人的觀察分別做說明。
   3.請試著以不同的成語為每個人物做描述。

(七)請簡單的敘述「我們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」一文內容。
   1.請解釋「主觀」和「客觀」,並舉一個實際的例子做說明。
   2.為什麼作者在文章最後強調,「美」,必須有「審美」的眼睛才能見到美!你覺得他想要對我們強調的是什麼觀念?
   3.作者認為,同樣一件事物,可能因觀看者的年齡不同而有不同的評論,你贊同嗎?你是否也有相同的經驗?請舉一例,並說明不同之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黃三女 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